共计 71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上海紫阳宫:
- 历史起源 :
- 1933 年,浙江温岭紫阳宫全真道士陈铁海与蔡启良募修其宫云游至沪,以募修天台紫阳宫为名,在曹家渡梵皇渡路(现万航渡路)鼎康里开设“天台紫阳宫上海分院”,陈铁海自任住持。
- 1935 年,有达丰布厂女工王小金和公益纱厂女工管凤弟等要求出家。之后陆续有女工出家入宫学道。
- 1938 年,在沪西帮会人士的捐资下,陈铁海在武定西路租得土地,建修紫阳宫,其后又有许多女工入宫修道,于是正式改宫名为紫阳宫坤道院。
- 建筑格局 :
- 关于其具体的建筑格局细节现存资料较少。但作为一座道教宫观,通常会有山门、大殿、偏殿等建筑。大殿用于供奉道教神祇,偏殿可能用于道士们的居住、修行以及存放宗教用品等。
- 特色 :
- 宗教特色 :它是上海第一座颇具规模的坤道院,主祀紫阳真人魏伯阳。坤道院即全部由女性道士修行的道观,这在当时的上海道教界较为独特。
- 文化特色 :其宗教文化活动丰富,尤其是女冠(坤道)的经忏法事一度非常兴盛,在上海的宗教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宗教地位 :
- 在民国时期,紫阳宫在上海的道教领域具有较高的地位,是上海全真宫观的代表之一。其经忏法事的兴盛以及众多信徒的支持,使其成为上海道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场所。
- 文化活动 :
- 在其兴盛时期,会定期举行道教的法事活动,如祈福、超度等仪式,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民众的参与。
- 保护情况 :
- 1954 年,该宫集体转业,宫址改作一织袜厂,此后紫阳宫逐渐废弃。其建筑没有得到完整的保存,如今已不复存在。
-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 :
- 当时的一些道教人士如陈撄宁等对紫阳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但关于明确的历史名人对其的系统性评价相关记载较少。不过,从它在当时上海道教界的影响力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部分宗教人士和信徒的认可。